走在馬爾康-第三章-走在白莎村
白莎村,在2017年認識她,待了三天,離開後始終念念不忘,那是一個有遺世獨立空間的地方,愈是這樣想,愈是想去證明;2018年2月,這次我與她相處了五個夜晚。
在藏區,碉樓不難遇見,在其被建造的年代裡,主要目的就是保衛家園,守護在地居民的安全。在現今看著這些碉樓,有著一種已卸下任務「退伍」的姿態,持續在家園看著日出日落及一幕幕時代的演化。
在冬季即使草木色澤低調,樹木赤祼裸的姿態,在藍天陽光的陪襯下,絲毫未減原有優雅又傲人的線條,總是與寨子、青石路徑、山谷勾勒出優美的景色,令人留連忘返
村內重要信仰之地-若布洛寺,石砌佛相是這裡最大的特色,創始人是嘎尔玛桑珠活佛,祂的孫子也是一位上師(慈仁甲上师),有幸在2017/08第一次造訪剛好遇見二位,而在2018/03再回去時,只見到嘎尔玛桑珠活佛,祂老人家好記性,看到我時還問了:我們是不是見過?
春節期間居民在早上都會來到若布洛寺轉經及朝拜,我喜歡在遠處看著他們專注又單純的神情,無論出世、在世,老的、少的、男的、女的,快門下的每個畫面都讓我感動。寫著、回顧著,記憶浮了上來,也甜了心頭。
由金川往馬爾康進入腳木足鄉白莎村的當天下午,甫至村子,就聽到村徑上有村民孩童說說笑笑的聲音,原來他們正在做著藏民們祈福用的泥佛塔,他們稱「擦擦」,對應藏文為「ཙཙ།」;我這個來自都市背著三台相機的阿姨,沒一會兒就被一群可愛熱情如火的藏娃兒包圍,一起玩耍了二個多小時,大人們就害羞得多了。
旅行的路上,令人期待的除了獨特景色,就是一張張單純友善的臉龐,這些人們在那段時間,給了我美好的友誼回饋。
壓模擺好
不分年齡大家一起來
娃兒數擦擦「ཙཙ།」
二月底至三月的季節來到川西,或許就一般旅遊規劃來說是一個不上不下的季節,雪在溶、草正枯、桃花、梨花最多含苞但都未開,倒是成都一帶處處可見油菜花盛開。僅管如此,但這個季節有個最大的好處,就是乾,「乾」代表了天天天藍,天空是藍的,往往什麼都美了……. 我想這個論點不會有人反對的。
天氣很好,冷的也剛好,不會極寒,陽光照下來也暖的剛好,正是散步的好條件,走在因地廣而顯人稀的村落裡,我所想像的遺世獨立之感,真的有那麼回事,心情可真是無限的暢快。
天氣很好,冷的也剛好,不會極寒,陽光照下來也暖的剛好,正是散步的好條件,走在因地廣而顯人稀的村落裡,我所想像的遺世獨立之感,真的有那麼回事,心情可真是無限的暢快。
在藏區,碉樓不難遇見,在其被建造的年代裡,主要目的就是保衛家園,守護在地居民的安全。在現今看著這些碉樓,有著一種已卸下任務「退伍」的姿態,持續在家園看著日出日落及一幕幕時代的演化。
在冬季即使草木色澤低調,樹木赤祼裸的姿態,在藍天陽光的陪襯下,絲毫未減原有優雅又傲人的線條,總是與寨子、青石路徑、山谷勾勒出優美的景色,令人留連忘返
村內重要信仰之地-若布洛寺,石砌佛相是這裡最大的特色,創始人是嘎尔玛桑珠活佛,祂的孫子也是一位上師(慈仁甲上师),有幸在2017/08第一次造訪剛好遇見二位,而在2018/03再回去時,只見到嘎尔玛桑珠活佛,祂老人家好記性,看到我時還問了:我們是不是見過?
自己特製的書卡
中間嘎尔玛桑珠活佛
右邊慈仁甲上师
朋友拉瓦的表哥居住於寺區,去拜訪他時,向我展示了他親手寫的藏文字,字體字形優美得難以形容,對於熱愛親手書寫文字的我來說真是莫大的驚喜。
春節期間居民在早上都會來到若布洛寺轉經及朝拜,我喜歡在遠處看著他們專注又單純的神情,無論出世、在世,老的、少的、男的、女的,快門下的每個畫面都讓我感動。寫著、回顧著,記憶浮了上來,也甜了心頭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