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遊湘西 - 漫步鳳凰古城 - 銀色天門山 - 霧裡張家界
自2016年黃山行後,每年12月初,會找一個地方走一趟輕鬆放空之旅,2017年重慶 武隆 ,今年則選擇了張家界八天。
張家界這個點,原一直期望旅行社開一個自行車團,可以體驗騎行天門山公路的經驗,但等了二年,暫時無縁,便先作罷,自行車之旅再等等有無機會吧。
一如既往,都會在出發前觀察天氣,心得是有藍天的機會不多,而且在行程的中段很有可能氣溫會驟降,有降雪機會,保暖準備不比十月 稻城 亞丁之行少。後來證明不但非常正確,而且那一段時間中國南方幾處地區都下了場少見的大雪;幾次經驗下來,深刻的感受到出發前天氣的分析真是一個重要的功課。
路線圖
張家界這個點,原一直期望旅行社開一個自行車團,可以體驗騎行天門山公路的經驗,但等了二年,暫時無縁,便先作罷,自行車之旅再等等有無機會吧。
一如既往,都會在出發前觀察天氣,心得是有藍天的機會不多,而且在行程的中段很有可能氣溫會驟降,有降雪機會,保暖準備不比十月 稻城 亞丁之行少。後來證明不但非常正確,而且那一段時間中國南方幾處地區都下了場少見的大雪;幾次經驗下來,深刻的感受到出發前天氣的分析真是一個重要的功課。
路線圖
辣
首度來到 湖南
從小就知道 湖南 菜辣,後來漸漸明白, 四川 、雲南、....... 等等等... 比起台灣都辣,還聽過一句相當可愛的打油詩
四川 人不怕辣、貴州人怕不辣、 湖南 人辣不怕~~
尤其 湖南 無辣不歡,排名第一,以鹹辣、酸辣聞聞排名第一
曾讀到一篇有趣的旅遊新聞報導,截文如下:(供趣味記録,各地方風土民情各有特色)
一份「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」在網路上轉發,引發討論,根據這份榜單指出:
湖南 以最能吃辣位居第一,吃辣椒厲害的可能是 湖南 中部的邵陽、婁底一帶,長沙市和 湘西 也很厲害, 湖南 人好用新鮮辣椒或者乾辣椒炒菜,無辣不歡。
貴州則以辣的種類齊全,辣的刻骨銘心,「讓人想起來胃就會一陣絞痛」排在榜單的第二。
據榜單介紹,一般貴州人家裡,基本備有四種辣椒,辣椒粉,專門為葷菜配蘸水的;油辣椒,這是為吃粉、麵用的;泡菜類型的糟辣椒,剁得碎碎的,這是專門炒菜、炒飯用的;乾的紅辣椒,炒菜時下鍋煸炒。
愛吃辣的第三名則是, 四川 省和重慶市。
四川 和重慶人都喜歡麻辣味,吃辣水準以 成都 和自貢最為突出。貴州那樣辣得出奇的辣椒, 四川 和重慶人反而未必會特別喜歡。
巴蜀一帶人講究辣椒入到菜裡面的味道,辣的味道都在那紅油裡,滿桌辣菜看起來讓人想起「全國山河一片紅」的名句。那種酷辣和酷麻,讓你眼冒金星,吃罷有頭重腳輕的感覺。
第四名則是 江西 省。
江西 的萍鄉市,不管是熬粥還是燉湯,都要放辣椒,這些地區的辣椒有一種辣椒的純粹感,炒菜很好吃,味道極重,以水辣為主要特色
湖北 則為第五名。
當地食物的辣是介於幹辣和麻辣之間,尤其帶辣的滷味,代表食物則是在在全國都很出名的有絕味鴨脖和周黑鴨。
福建 省則是最排斥辣椒。
榜單提到 福建 閩南一帶,別說辣,連鹽都排斥,附近的廣東 潮汕 地區,習慣也差不多。準確地說,中國最排斥辣椒的,是閩南人、 潮汕 人和客家人。
以上原文網址: 「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」 湖南 無辣不歡 奪得第一https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31216/307272.htm#ixzz5YU9xpuYz
12.03 台北 - 長沙
簡牘博物館
中國唯一集簡牘保護、整理,研究,展示之專題性博物館,以漢代風格的三國 高台 建築為設計風格,歷六年蓋成,收藏了15萬餘件的簡牘文物,文史資料則有千餘件。
由於自己非常喜歡筆墨之物,古文字、書卷總能深深吸引我,展館內各式便簽、竹簡及其發掘過程看的我目不轉睛,雖不少物件已是複製,但仍保留其應有的歷史代表性及美感。
中國唯一集簡牘保護、整理,研究,展示之專題性博物館,以漢代風格的三國 高台 建築為設計風格,歷六年蓋成,收藏了15萬餘件的簡牘文物,文史資料則有千餘件。
由於自己非常喜歡筆墨之物,古文字、書卷總能深深吸引我,展館內各式便簽、竹簡及其發掘過程看的我目不轉睛,雖不少物件已是複製,但仍保留其應有的歷史代表性及美感。
黃興南路步街
一條百年老街,各式各樣的地方性小吃配合創意獨特的銷售手法,趣味橫生令人印象深刻。
最愛這一味-梅菜扣肉餅
12.04 長沙 - 常德 - 鳳凰
長沙 (200km/2hr) --> 常德 (350km/4hr)--> 鳯鳯
常德 - 素稱文物之鄉
常德 -柳葉湖
因湖像柳葉而得此名,據說每年5-10月會有成千上萬的白鶴及白鷺聚集在附近的白鶴山,不過在冬季就無法看到此景了,但柳樹仍美,我們做了短暫的停留。
常德 - 素稱文物之鄉
常德 -柳葉湖
因湖像柳葉而得此名,據說每年5-10月會有成千上萬的白鶴及白鷺聚集在附近的白鶴山,不過在冬季就無法看到此景了,但柳樹仍美,我們做了短暫的停留。
常德 -詩牆
2.92 公里長的防洪牆,聚集了中國當代名家詩詞、書法、美術、鐫刻於一牆,獲金氏世界記録-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
2.92 公里長的防洪牆,聚集了中國當代名家詩詞、書法、美術、鐫刻於一牆,獲金氏世界記録-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
傍晚抵達鳳凰古城,晚餐別具特色,風味特別,餐廳服務員來段動聽小曲兒更是有助食興
夜晚的鳳凰古城,燈火點點,陪襯的恰到好處,不會過份搶過原古城的詩意並有加分的效果,隨處傳來各店家不同的音樂,氣氛閒逸。
12.05 鳳凰 - 張家界
鳯凰古城
建於 清康 熙四十三年(1704),位於 湖南 西部「 湘西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」,是一個以土家族及苗族少數民族為主的地域;其中紫紅沙石砌成之古城樓、青石板街道、木結構吊腳樓倚著沱江邊等為其主要特色... 保存完整古貌。古城以龍閣古街為中心軸,由無數石板小巷連接貫通全城,自古以來便是熱鬧的市集。
鳯凰九景
這座美麗的古城水鄉,除了是文學家沈從文的故鄉, 湖南 十大文化遺產之一,也是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口中的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”。而鳯火凰九景便是沈從文故居、熊希龄故居、楊家祠堂、東門城樓、沱江泛舟、萬壽宮、古城墙、主题博物馆、虹橋。
除了夜景不要錯過外,古城的清晨更能讓人有時空置換之感,清晨裡能看到在沱江上擺渡船夫搖著輕舟,水波抹過江面,想像著古時古人的那份恬靜。
建於 清康 熙四十三年(1704),位於 湖南 西部「 湘西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」,是一個以土家族及苗族少數民族為主的地域;其中紫紅沙石砌成之古城樓、青石板街道、木結構吊腳樓倚著沱江邊等為其主要特色... 保存完整古貌。古城以龍閣古街為中心軸,由無數石板小巷連接貫通全城,自古以來便是熱鬧的市集。
鳯凰九景
這座美麗的古城水鄉,除了是文學家沈從文的故鄉, 湖南 十大文化遺產之一,也是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口中的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”。而鳯火凰九景便是沈從文故居、熊希龄故居、楊家祠堂、東門城樓、沱江泛舟、萬壽宮、古城墙、主题博物馆、虹橋。
除了夜景不要錯過外,古城的清晨更能讓人有時空置換之感,清晨裡能看到在沱江上擺渡船夫搖著輕舟,水波抹過江面,想像著古時古人的那份恬靜。
此行在此停留約一天,夜晚到訪至次日晌午離開,處處都是拍照、繪畫的好題材,隨手按下快門皆是佳作,時間很不夠用,因此九景無法盡收,待留下回再訪!我想不同的季節必有不同的風貌。
沱江泛舟
天后宮
陳氏宗祠
12.06 張家界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
旅遊 - 是認識歷史地理最好的方法;
歷史:
張家界原名大庸,明弘治年間(1488-1506年),朝廷見張萬聰鎮守有功,將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一帶「山林之地」作為封地賞賜給他。他於是舉家上山守業經營。
明崇禎三年(1630年),張萬聰的第6代孫張再弘被賜官,且設衙署於此。這一帶成為張氏世襲領地,被叫成了「張家界」。截止到20世紀末,張氏子孫在此已歷17代,人口近千人。另一種說法是:相傳西漢留侯張良當年在此隱居,終老後葬在水繞四門,因此很早的時候這裡就叫張家界了。據說,前者說法較為可信。
原文網址: https://kknews.cc/zh-tw/travel/ge5rne.html
地理:
張家界 - 在1982年9月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,此處特殊的石英砂岩峰林的地貌,已被國際學術界認定,凡任何國家或地區發現類似地質者統稱『張家界地貌』。
來到張家 界市 ,第一個景點--軍聲畫院,由畫家李軍聲於2001年創建,主展砂石畫,集國畫構圖、西畫手法,融合版畫、雕刻及東方盆景之構思,使畫作具有強烈立體感及真實寫境的效果,其中原創者的作品氣魄萬千,技巧純熟令人嘆為觀止,其功力精髓無人堪比!
歷史:
張家界原名大庸,明弘治年間(1488-1506年),朝廷見張萬聰鎮守有功,將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一帶「山林之地」作為封地賞賜給他。他於是舉家上山守業經營。
明崇禎三年(1630年),張萬聰的第6代孫張再弘被賜官,且設衙署於此。這一帶成為張氏世襲領地,被叫成了「張家界」。截止到20世紀末,張氏子孫在此已歷17代,人口近千人。另一種說法是:相傳西漢留侯張良當年在此隱居,終老後葬在水繞四門,因此很早的時候這裡就叫張家界了。據說,前者說法較為可信。
原文網址: https://kknews.cc/zh-tw/travel/ge5rne.html
地理:
張家界 - 在1982年9月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,此處特殊的石英砂岩峰林的地貌,已被國際學術界認定,凡任何國家或地區發現類似地質者統稱『張家界地貌』。
來到張家 界市 ,第一個景點--軍聲畫院,由畫家李軍聲於2001年創建,主展砂石畫,集國畫構圖、西畫手法,融合版畫、雕刻及東方盆景之構思,使畫作具有強烈立體感及真實寫境的效果,其中原創者的作品氣魄萬千,技巧純熟令人嘆為觀止,其功力精髓無人堪比!
用過午餐來到 湘西 第一神山 - 天門山
12月是淡季,排隊乘坐纜車的人龍卻也讓我們足足等候了一個多小時.. 實在難以想像在旺季時的盛況及所費時間...
一下纜車後,步道上盡是結冰,滑溜的路面好不刺激,只是實在是大大影響觀賞的安全及速度,隨行領隊立即為大家買了冰爪.. 穿上後立即恢復箭步如飛的步伐.. 儘情欣賞滿是霧淞的銀色世界!老天要給我們什麼我們就收什麼~
先穿上冰爪
12月是淡季,排隊乘坐纜車的人龍卻也讓我們足足等候了一個多小時.. 實在難以想像在旺季時的盛況及所費時間...
一下纜車後,步道上盡是結冰,滑溜的路面好不刺激,只是實在是大大影響觀賞的安全及速度,隨行領隊立即為大家買了冰爪.. 穿上後立即恢復箭步如飛的步伐.. 儘情欣賞滿是霧淞的銀色世界!老天要給我們什麼我們就收什麼~
先穿上冰爪
冰封的玻璃棧道
由於這幾天中國南方幾處地方都快速降溫並降下大雪... 不意外的,乘坐纜車至索道上站後,因為下山公路結冰(曲道通天之通天大道)而停駛,所以僅能遙天門洞,與天門洞及穿山電梯無縁... 不過也無妨.. 美麗的霧淞之景也讓我們大有收獲。
美麗的通天大道
美麗的通天大道
遙望天門洞
纜車上可見田園風光
12.07 張家界 天子山
張家界如仙境奇山之景早慕名已久,而阿凡達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,知其「納美人」的「哈利路亞山」場景之概念取自於此,更讓我心之嚮往好些年..
來到 武陵源 風景區,準備乘百龍電梯上山,無獨有爾的,路面結冰觀光車停駛,原本的電梯上纜車下,也因為天候關係只能電梯上下。
來到 武陵源 風景區,準備乘百龍電梯上山,無獨有爾的,路面結冰觀光車停駛,原本的電梯上纜車下,也因為天候關係只能電梯上下。
袁家界景區
雲霧飄渺之中,為山谷奇石增添了不少神秘深邃的氣氛,行走在雪地之中遙視山谷,各種形態的山體忍不住要在各不同角度觀賞它的意象..
雲霧飄渺之中,為山谷奇石增添了不少神秘深邃的氣氛,行走在雪地之中遙視山谷,各種形態的山體忍不住要在各不同角度觀賞它的意象..
可愛的垃圾桶
天下第一橋
12.08 雲天渡玻璃橋 、金鞭溪、十里畫廊
這天一早先來到雲天渡玻璃橋
跨距 430公尺、橋面長375公尺、寬6公尺、橋面距谷底約300公尺,整座都為透明玻璃橋面,其長度及高度至目前為止為世界第一,也是道座以斜拉式所建築的高山峽谷玻璃橋。
許多觀光客來到橋面紛紛躺下,與橋下山谷拍照,證明自己的膽量!
跨距 430公尺、橋面長375公尺、寬6公尺、橋面距谷底約300公尺,整座都為透明玻璃橋面,其長度及高度至目前為止為世界第一,也是道座以斜拉式所建築的高山峽谷玻璃橋。
許多觀光客來到橋面紛紛躺下,與橋下山谷拍照,證明自己的膽量!
下午再進入 武陵源 風景區
金鞭溪、水繞四門
此區範圍廣大,若時間充足,可以規劃至少半天,步道穿梭於奇峰溪流之間,林象茂密、潺潺清澈水流之聲相伴,有如武俠高手閉關修行之境;林中有不少𤠣子聚集,建議保持適當距離不要餵食,可保彼此的安全。
十里畫廊
因進出的來回都是同一條路線,可單程坐小火車,單程徒步,時間上可更為寬鬆而無壓力
晚上再加一秀,一場令我印象深刻的「魅力 湘西 秀」
12.09 張家界-長沙 嶽麓山、愛晚亭
再度回到長沙,走逛幾處景點, 為此行畫下句點
湖南 大學及其周邊的小店
湖南 大學及其周邊的小店
嶽麓山下愛晚亭
12.10 長沙 - 台北
此行有些小遺憾,卻也有不少驚艷之處,總之,旅行就是如此,一年四季本就各有風情,許多事情也總是因為常常有未盡人意之處,而締造了更多加以了解的機會.. 許多「或許」..... 下次會再見面的機會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張貼留言